夏日炎炎,氣溫攀升讓水域成為人們消暑的選擇,但潛藏的溺水風險也隨之加劇。為守護未成年人生命安全,銅仁市委社會工作部聯合銅仁市志愿服務聯合會發(fā)起“志愿同仁·夏日防溺”志愿服務行動,組建1871支防溺水志愿服務隊伍,從宣傳教育、水域巡查到技能培訓、精準關愛,構建立體式防溺水安全網。
立體宣傳:讓安全知識“活”起來
在萬山區(qū)旺家社區(qū),銅仁市志愿服務聯合會大學生志愿服務隊負責人孫洋通過投屏演示、情景模擬等方式,為孩子們帶來生動的防溺水安全教育課,詳細解讀防溺水“六不準”“四不要”等安全知識,還設置趣味游戲,讓孩子們在歡笑中牢記救援知識。
這樣的宣傳場景遍布市縣鄉(xiāng)村。銅仁市帆錦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在碧江區(qū)江宗門社區(qū)通過“繪畫+宣傳”的方式教授防溺水安全知識;石阡縣致遠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在石阡縣平陽社區(qū)通過圖片對比和現場演示,幫助孩子們區(qū)分安全與危險水域,并系統講解“叫叫伸拋”智慧救援法;德江縣大學生聯合會以“懂水·敬水·會護己”為主題,深入城鄉(xiāng)集市開展防溺水接力宣講。志愿者們用豐富多樣的形式,將防溺水知識從口號轉化為群眾心中的自覺意識,切實為未成年人的暑期安全保駕護航。截至目前,全市已開展各類防溺水主題宣傳活動110余場次,覆蓋未成年人及家長10萬余人次。
全域巡查:把風險隱患“攔”在外
“這里水深有漩渦,快到岸邊來!”松桃苗族自治縣藍天救援隊志愿者在巡邏過程中發(fā)現兩名男孩在淺灘嬉水,立即上前勸阻并進行安全宣傳。該隊伍每日從早上9點至晚上9點在重點水域開展常態(tài)化巡查,已勸離危險水域逗留者100余人次。
這樣的“水上防線”在銅仁市全域鋪開。銅仁市陽光志愿者協會依托“志愿同仁·翠鳥行動”項目,組織20余名志愿者赴江口縣人群集中的水域開展“巡河+宣傳”志愿服務活動;沿河自治縣“藍焰紅船”志愿服務隊,堅持節(jié)假日必巡、高溫天氣必巡、網紅打卡地必巡“三個必巡”原則,及時勸導野泳、水邊嬉戲等危險行為。德江縣組建了349支“志愿+”巡邏隊,由教師、村干部、志愿者分片包干,排查沿江區(qū)域和水庫,記錄并推動整改了23處老化防護欄、缺失救生設備等問題。此外,全市多支藍天救援隊主動承擔巡邏責任,在重點水域開展安全防范工作,進一步保障了暑期安全。
技能賦能:讓自救互救“強”起來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藍焰紅船”安全教育研學基地內,消防志愿者正跪在模擬人旁演示:“按壓深度5厘米,每分鐘100-120次,注意觀察胸廓起伏……”
應急培訓是銅仁市防溺水工作的“硬核”環(huán)節(jié)。全市邀請專業(yè)救援人員、醫(yī)護人員走進社區(qū)、學校、公共場所,現場演示心肺復蘇、人工呼吸、水中救援技巧,再讓參與者實操練習。玉屏自治縣藍天救援隊帶著救生圈、浮板,手把手教孩子借助外物漂??;松桃自治縣藍天救援隊還把防溺水課堂搬進了圖書館,為家長和孩子們現場演示心肺復蘇和海姆立克急救法這兩項重要的急救技能。目前,全市已開展應急培訓30余場,數千人掌握基本急救技能,為生命安全添上“防護盾”。
精準關愛:為特殊群體“護”周全
“小明,周末跟我們去圖書館做手工,河邊不能去哦?!毖睾酉谰仍箨犞驹刚呖赐羰匚闯赡耆藭r細心告知。在“留住溫暖,守望成長”活動中,志愿者們不僅給孩子們講解防溺水知識,還陪他們做游戲、輔導功課,這樣的“一對一”幫扶在留守未成年人家庭中十分常見。
針對暑期監(jiān)管薄弱的留守未成年人,銅仁市建立關愛留守未成年人“排查-幫扶-陪伴”全鏈條機制。石阡縣花橋鎮(zhèn)新橋社區(qū)志愿者定期走訪,輔導功課時穿插安全提醒;德江縣志愿者巡邏時,會特意查看留守未成年人常去的河邊;印江自治縣志愿者將留守未成年人信息登記造冊,確保每天有人“問一句、看一眼”。思南縣楓蕓鄉(xiāng)招募青年志愿者、退休教師舉辦“暖心班”,開設“4+N”特色課程,豐富鄉(xiāng)村孩子暑期生活。同時,各級志愿服務隊伍還組織留守未成年人參加讀書分享會、趣味手工課,用豐富活動充實他們的暑期,從源頭減少去危險水域的可能。
從社區(qū)課堂到河岸巡查,從技能培訓到關愛陪伴,銅仁市以多元舉措織密防溺水安全網。當志愿同仁的講課聲、巡邏隊的腳步聲、孩子的歡笑聲在夏日交織,志愿者正用行動守護著這座城市的人們,讓暑假充滿平安與歡樂。(龍吟 李海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