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玉屏侗族自治縣遵循“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在制度設計、隊伍建設、管理體系、激勵措施、活動開展等方面下功夫,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取得顯著成效。
強化引導,健全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運行機制
該縣將開展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活動納入全縣文化和旅游工作總體部署,明確在全縣范圍廣泛開展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初步建立全縣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項目管理體制、有效的資金保障機制和完善的人才培養(yǎng)機制。
針對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將服務類別個性化、服務內容專業(yè)化、服務供給精細化、服務人員系統(tǒng)化。充分利用“三區(qū)”文化人才支持計劃專項資金和“兩館一站”免費開放等資金,用于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陣地建設、隊伍培育、活動開展、宣傳推廣等支出。同時,在組織開展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活動期間,為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尊重和保障文化志愿者權益。
強化培育,組建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隊伍
該縣在全市率先成立縣級文化志愿者服務總隊,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社區(qū))依托鄉(xiāng)鎮(zhèn)(街道)綜合文化站、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成立文化和旅游志愿者分隊。先后入選全國優(yōu)秀文化志愿服務團隊、全省優(yōu)秀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隊伍。
特長加調配,提供多元化的志愿服務。嚴格按照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文化特長、個人意愿為志愿服務隊伍分組編排,形成文藝演出、閱讀推廣、藝術培訓、文明引導等多元化的志愿服務形式。
針對文化和旅游志愿者和服務團隊的特點和需求,選派專兼職文化和旅游工作人員在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對村文藝骨干、文藝愛好者、景區(qū)從業(yè)人員進行輔導培訓,提升服務技能。每年開展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各類先進評比,形成精神鼓勵與物質獎勵相結合,組織表彰和社會評價相呼應的良好激勵機制,鼓勵更多的市民參與到文化志愿服務活動中,有效提升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的社會認同感。截至目前,該縣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文藝隊員)發(fā)展到1800余人,培訓文藝骨干、文藝愛好者4500余人次。
強化服務,開展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主題活動
該縣組織文化和旅游志愿者編排一批振士氣、聚人氣、凝精氣的文藝作品,定期或不定期地下鄉(xiāng)演出,每年至少送戲進村演出40場以上,用通俗易懂的文化傳播方式將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種子撒播出去,用文化賦能鄉(xiāng)村振興。組織開展的“送文藝下鄉(xiāng)”文化志愿服務項目入選全國基層文化志愿服務活動典型案例,“曬文化”活動榮獲全國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項目大賽三等獎。
選派文化和旅游志愿者作為文旅幫扶人才,將每個人落實到每個幫扶鄉(xiāng)鎮(zhèn)、景區(qū),明確幫扶項目和幫扶任務,做到精準服務。同時,發(fā)揮文化志愿者特長為村民表演歌曲、小品相聲等節(jié)目,并編排一批由村民自己當“主角”的鄉(xiāng)村文藝節(jié)目,大力宣傳黨的惠民政策,讓更多的農村群眾參與到群眾文化活動中來。
充分利用公共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鄉(xiāng)鎮(zhèn)(街道)綜合文化站、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等公益性文化設施組織為群眾提供更周到、更便捷、更人性化地普惠免費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