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亂扔垃圾,請將垃圾扔進垃圾桶,丟下的是垃圾,撿起的是文明。”
每天早上7:30分,印江自治縣實驗小學門口小喇叭的聲音在學生的上學路上來回響起,而學生們也在喇叭聲中依次排隊靠右行走,大家都不搶道、不占道,禮貌的向同學和老師問好。
在實驗小學門口,記者發(fā)現,有三條黃色的線路,這三條黃線分別指向學生放學要走的三個方向。學生放學后,他們也會按照各自回家的方向整齊排列一起回家,從而保障了孩子們的安全。
在上、放學高峰期,記者也發(fā)現,在學校門口,接送孩子放上學的家長都佩戴著頭盔,自覺地將電動車停在規(guī)定的區(qū)域,學生和步行接送孩子的家長們也能自覺走斑馬線,無在馬路上奔跑嬉鬧的現象。
針對上學放學高峰時段, 學校周邊的流動商販、占道經營,人車混行等不文明現象,該學校通過采取讓老師在高峰期執(zhí)勤的工作方式,在每個入學叉路口、斑馬線,引導孩子們有序進入學校。
“我們每周都會在各個主要入學路口執(zhí)勤,引導學生上下學的安全、紀律、文明禮儀、還有衛(wèi)生,讓他們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睂嶒炐W教師龔佳新說。
學校是文明傳播的主陣地,師生是文明踐行的主力軍,為讓文明的種子深深根植孩子們心上,讓每位學生都文明禮貌,該學校還增設新時代文明實踐崗,讓優(yōu)秀的少先隊員來當監(jiān)督員,同時還開展德育主題宣傳、文明實踐活動、文明班級、紅旗班級評選、社會實踐活動等,引導學生積極向上、向善,爭做懂文明、守紀律、有禮貌的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