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一级亚洲,迷奷系列久久精品一区,自拍 亚洲 综合,国色精品VA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s id="56y7o"></s>

    <sub id="56y7o"></sub>
  1. 一張“全家?!倍ǜ裥腋D?br /> 2023/02/07    來源:銅仁日報     點擊:1394   

    “喂,請大家注意力集中點,不要眨眼睛哈,臉部保持插空留出笑臉,統(tǒng)一口號齊喊:新年快樂!”

    來自廈門集美大學在校大學生攝影愛好者、也是本寨的后生文梓赟,一邊緊握照相機,一邊不時提示,隨著“咔嚓、咔嚓”之聲響后,一張連續(xù)五代200多人“場面震撼”的同框全家福照片展現(xiàn)在人們眼前。

    大年正月初一中午,武陵山脈烏江兩岸各族同胞互相祝福、舞龍耍獅、載歌載舞,沉浸在一片歡樂祥和的新年喜悅之中。

    微信圖片_20230207154019.png

    位于烏江流域牛渡灘河畔的貴州省德江縣共和鎮(zhèn)街上社區(qū)石槽水和水井壩兩個村民小組土家同胞吃過新年午飯、上墳山給逝去親人拜新年之后,齊聚寨子的文化廣場,為新建的入黔始祖“文惠故居”(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心)舉行簡樸的掛牌儀式,長號嗩吶奏樂聲、沖天煙花爆竹聲,響徹云霄。

    現(xiàn)場有人提議趁此機會,全寨老幼來照一張全家福,一呼百應,大家自覺圍攏排隊,讓年長的長輩及年幼的晚輩坐或蹲在前面,其余按照高矮順序站好,一下子涌入大人小孩共計200多人鏡框內(nèi),于是,有了該寨子數(shù)百年來第一張“場面震撼”的全家福。

    說其是全家福,主要原因是石槽水(水井壩)是數(shù)百年前由一個文姓始祖從江西遷徙于此,生息繁衍至今健在600多人,除部分因工作等其他原因,遷移戶籍而外出居住外,長期居住于此的戶籍人口400多人。還有清代時,文姓分支搬遷至沿河、思南、印江、酉陽等周邊縣市生息繁衍。

    歷史以來,該寨寨風家訓良好,和睦團結(jié)、尊老愛幼,人才輩出,大學生乃至研究生大有人在。其中,有奔赴抗日戰(zhàn)場一去不復返的失蹤者、有跨過鴨綠江的抗美援朝志愿軍老戰(zhàn)士、有遠赴萬里之遙的非洲大地鐵路建設者、有走進北京人民大會堂的先進工作者、有走進雪域高原(三江源)無人區(qū)保護野生動物、重走長征路和抗戰(zhàn)路以及緬北原始叢林追尋中國工農(nóng)紅軍及中國遠征軍抗日足跡的志愿者。

    2020年以來,該寨村民利用國家修建共和水庫征占集體山林土地而獲得補償款,自愿捐助部分資金,用于公益事業(yè)活動,打造“美麗鄉(xiāng)村”,改善人居環(huán)境等。目前,已修建了寨子石牌坊(大門),入黔始祖“文惠故居”(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心)等,正在著手請專家鉆探尋找新的水源,為徹底解決生產(chǎn)生活用水需要,正挖掘、搶救及保護地方人文歷史古跡、自然景觀和土家風情,正策劃打造和弘揚“尋根文化”(尤其是文氏族源文化)等傳統(tǒng)文化。

    正如,石槽水村民在新建牌坊時書寫的對聯(lián):“高階陽人杰地靈丁口旺,石槽水氣正風清子孫賢”;“感黨恩鄉(xiāng)村振興謀發(fā)展,謝政府古寨繁榮奔小康”。

    新春佳節(jié)期間,全寨文姓大家族歡聚一堂,分享過去一年在外務工或在家種地的收獲,暢談鄉(xiāng)村振興給家鄉(xiāng)帶來的新變化,謀劃今年新打算,共話新未來。希望每年照一張全家福,記錄全寨老幼多姿多彩的人生歷程。 


         | 銅仁市文明辦

    監(jiān)     | 安超

         | 張曉云

        田洪文